教宗方濟各:第 58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

教宗方濟各
第 58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
「人工智慧與人心智慧: 邁向圓滿人性的傳播」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我在 2024 年〈世界和平日文告〉中提及的人工智慧系統的發展,徹底影響了資訊界和傳播界,也因而影響了社會生活的某些基礎。這些改變影響所及,不僅僅是在這些領域中的專業人士,而是每一個人。傳播快速又令人瞠目結舌的各種發明,其運作和潛能超出了大多數人所能夠理解的範圍, 這些發明雖令人興奮,卻也使人無所適從。這現象必定會引領我們想到更深的問題:人到底是什麼?人類有什麼獨特性?以及在人工智慧時代中, 我們這被稱為「智人」(homo sapiens)的人類有什麼未來?我們要如何繼續保存人性的完整,並導引這文化上的轉變日臻完善?

從「心」開始
首先,我們必須拋開那些預測災難文章的言論,以及受到它們令人癱瘓的影響。一個世紀之前,羅馬諾.郭迪尼(Romano Guardini)神父就已省思「科技與人性」,他敦促我們不要為了「保護那註定會消失的美麗世界」而排斥「新事物」,同時,也像先知般警告大家:「我們不斷地在變化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必須以自己的方式參與這過程,要秉持開放的態度,但也要敏於注意其中具毀滅性和不合人性的一切。」他的結論是:「這些是技術、科學和政治問題,但這些問題,除非由我們的人性出發,否則是無法解決的。一種新的人類必然形成,賦予更深度的靈性,以及新的自由及內在。」[1]

此刻,我們在人類歷史面臨的風險是,科技越發豐富,人性卻越發貧乏, 因此,我們的反思應該從人的內心開始。[2]只有以靈性的方式來看待現實、只有再度找回人心的智慧,我們才能面對並解釋這個時代的新事物,並重新發現走向完全人性化的傳播途徑。在聖經記載裡,人的心被視為是自由及作決定的地方。人的心,象徵的是氣節和一體性,但也涉及到我們的感情、渴望、夢想;更重要的是,人心是我們內在與天主相遇的地方。因此, 人心的智慧是一種德行,能使我們整合整體及其各部分、我們的決定和其後果、我們的卓越及脆弱、我們的過去與未來、我們在團體中「我」及「我們」的身分。

人心的智慧,尋求她的人會找到她,讓愛慕她的人看見她;她會先臨於渴望她的人,也去尋找那些配得擁有她的人(參閱:智六 13~17)。她會伴隨那些虛心受教的人(參閱:箴十三 10),即那些心地溫良並有心聆聽的人(參閱:列上三 9)。這是聖神的恩賜,使我們能以天主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到萬事萬物之間的關聯、處境、事件,並發現它們真正的意義。若缺少這樣的智慧,生命將變得平淡乏味,因為能賦予生命滋味的,正是智慧, 而「智慧」一字的拉丁字根「sapientia」,意思就是滋味(sapor)。

契機與危機
這種智慧無法由機器取得。雖然「人工智慧」一詞如今已取代科學文獻中使用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一詞──後者其實較正確──「智能」一詞則有誤導性。在儲存和關聯資料上,機器的能力無疑遠遠超過人的能力,但唯有人類才能解讀那些資料的意義。這意味著,重點不在於使機器看起來更像人類,而是要將人類從無所不能的妄想中喚醒──誤以為自己是完全自主且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的主體,遠離所有社會連結, 並忘了自己的受造物身分。

事實上,人類一直體驗到自己無法自給自足,因而利用各種可能的方法來克服自身的脆弱。最早期開始,用來作為手臂延伸的史前古器物,然後是作為語言延伸的媒體,一直到今日,我們有能力創造高度精密的機器,作為思想的助手。然而,這些事實都可能被那原始的誘惑──妄想肖似天主,心中卻沒有天主(參閱:創三)──所扭曲;也就是說,想要憑自己的力量去獲得那原本應該是天主白白賜予,透過與他人的關係共用的那些事物。

我們所能接觸的每一件事物,都會依我們的心之所向,成為一個契機或是一種危機。我們的身體是為溝通和共融而受造的,卻可能成為攻擊的工具。同樣,人的每一種技術性的延伸,都可能成為愛的服務工具,或是成為具有敵意的支配方式。人工智慧系統有助於克服無知,並促進不同民族和世代之間的資訊交流。例如,過去多少年代留下來的書寫遺產,人工智慧可幫助我們接觸並瞭解它們,或令語言不同的人士能彼此溝通。然而,它同時也會成為「認知污染」(cognitive pollution)的來源,也就是會用部分或完全虛假的敘述來扭曲事實,讓其他人信以為真並傳播出去。我們只要想想長期存在的假訊息問題,[3] 今天可稱之為「深度偽造」(deepfakes),也就是製作並傳播那些似是而非、實則為虛假的影像(我自己也曾經是被製造的虛假影像),或是假造某人的聲音,傳播別人從未說過的話。在這些程式後面的模擬技術,在某些特定的領域中是有用的,但倘若扭曲了我們與他人及現實的關係時,那就變成了邪門歪道。

從社群媒體這第一波人工智慧浪潮中,我們就明白到了它的利害關係:它既帶來契機, 但也帶來危機以及相關的病變。當然,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第二層級,代表了「質」的飛躍。所以, 瞭解、重視並監管這些工具非常重要, 因為如果落在不適任者手上,可能會引起令人不安的情況。與其他所有的人工智慧和技術產品一樣,演算法不是中性的。因此,必須提出道德規範,好能加以防範,為抵擋人工智慧系統有害的用途,產生有歧視性及違反社會正義的影響,也為防止人工智慧系統被使用來限制多元化、使民意兩極化或創造出各種形式的群體迷思。我再次呼籲國際社會,要「共同合作,以制定一個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來規範各種形式的人工智慧的發展和使用。」[4] 然而,正如每一種人類情境一樣,規範本身是不夠的。

人性的成長
我們都蒙召,要在人性中且以作為人類共同成長。我們面對的挑戰是要在「品質」上突飛猛進,好成為一個縱橫交錯、多民族、多元、多宗教,以及多文化的社會。我們應要好好探討這些傳播和知識的新工具在理論上的發展及實際上的運用。巨大的良機,也都有危機伴隨著,即:把一切都轉變為抽象的計算,使個人淪為資料,思想成為機械化的過程,而經驗則成為孤立的事件,美善變成利潤;更重要的是,否定每一個人以及其一生故事的獨特性,導致具體的現實在一大堆統計資料中消失無蹤。

數字革命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大的自由, 但前提是我們不能被困在今日所說的「同溫層效應」(echo chambers)模式中。在這樣的情況下,並沒有增加資訊的多元化,反而在混亂的泥淖中漂流,成為市場利益或權力的犧牲品。濫用人工智慧,來導致團體迷思,收集未證實的資料,誤導集體評論的失職等等,是我們不能接受的。雖然大資料中所代表的現實,對操作機器有所幫助,但最終還是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阻撓了人與人的溝通,也危害著我們的人性。資訊與生活中的種種關係是分不開的,所涉及的,是人的身體和需要人投入的現實世界;不僅必須要有人與資料之間的關係,也必須要有人與經驗之間的關係; 除了共用以外,也必須要有人的面孔、眼神和憐憫之心。在此,我想到有關戰爭的報導,以及因著假訊息宣傳而產生的平行戰爭(parallel war)。我又想起那些記者,為了讓我們看到他們親眼目睹的情景,在執行任務時受傷,甚至喪生。只有直接接觸到那些孩童及一眾男女的痛苦,我們才能瞭解戰爭的荒謬。

人工智慧的運用,只要它不淘汰記者實地報導的角色,反而能加以支援, 對傳播領域可以有積極的貢獻。同時,它也要能重視專業的傳播精神,使每一位元通訊業者能更意識到他們的責任, 並使所有人在傳播工作上都能夠、也應該成為有思考能力的參與者。

今日及未來的問題
關於這方面,許多問題會自然出現。在資訊和傳播界,我們如何維護資訊及傳播領域工作者,以及全世界使用者的專業精神與他們的尊嚴?我們如何確保資訊平臺的互通性? 我們如何讓發展數字平臺的企業,能像傳統的傳播媒體編輯一樣,承擔起內容和廣告上的責任?我們如何讓演算法的標準,在導入索引和移除索引,在搜尋引擎顯露或隱藏人物、觀點、歷史及文化等方面的運作,更透明化?我們如何保證資訊處理常式的透明度? 我們如何指認某一作品的創作者及其來源的出處,以防止匿名的做法?我們如何能明白一個影像或影片,是描繪一個事件或是虛擬一個事件?我們如何防止許多訊息被局限于一個來源,避免由演算法發展的單一思考模式? 我們要如何推動一個適合保存多元化又能描繪出真實世界的多姿多采環境?我們要如何讓如此強大、昂貴且耗能的科技能夠永續發展?我們要如何讓它也能夠推廣到發展中的國家呢?

在回答這些及其他的問題時,我們便會明白,人工智慧到頭來是否在資訊平臺上造成階級之分,使新的剝削及不平等形式產生;或反而使人們因為覺察到人類正在經驗一個劃世代的改變——我們能在一個結構良好且多元化的資訊網內,聆聽許多個人及人民的多樣需求——因此要傳達正確的資訊,來促進社會大眾的平等。此外,我們是否一方面瞥見新的奴役形式的陰影出現,而另一方面卻想獲得更大的自由;讓一少數人有機會控制其他人的思想,或讓所有人都能參與人類思想的發展。

這些問題的解答不是預先確定的,而是要取決於我們。人類要決定自己是要成為演算法的素材, 或是選擇要滋養人心的自由:沒有人心的自由,人類就無法在智慧中成長,因為人心中的智慧是從時間學習,並接納人類的脆弱而變得成熟,借著世世代代的相傳成長——在記得過去並展望未來的那些人心中成長。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提升分辨及警醒的能力, 以及從事情的結果來看待事情的能力。為避免我們的人性誤入歧途,讓我們尋找那在萬物之先就已存在的智慧(參閱:德一 4),她必定會説明我們把人工智慧系統用在完全人性化的傳播上。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4 年 1 月 24 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1] 1994 年出版,《發自科莫湖的信函( Letters from Lake Como)》。
[2] 2024 年〈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主題貫連前幾屆的文告主題:「你來看一看吧! 與眼前的人相遇, 與真實的人溝通」( 2021 年)、「用內心的耳朵去聆聽」( 2022 年)、「用『心』發言, 在愛德中持守真理」( 2023 年)。
[3] 參閱: 第 52 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真理必會使你們獲得自由( 若八 32): 假新聞與維護和平的新聞工作」。
[4] 2024 年 1 月 1 日,第 57 屆〈世界和平日文告〉:「人工智慧與和平」, 8。

教宗方濟各:2024年5月祈禱意向

教宗方济各
托付于教宗全球祈祷网络的祈禱意向
2024年5月

請為男女會士及修生的培育祈禱
祈願男女會士及修生透過人性、牧靈、靈修及團體的培育,在各自的聖召中逐漸成長,成為可靠的福音見證人。

教宗的話

教宗方濟各
2022年世界為聖召祈禱日文告
節選

……
偕行,同行,是教會聖召的基本原則。惟有在這樣的視野下,才能辨識和認清各種各樣的聖召,善行和福傳事業。我們知道:教會的存在,在於福傳,在歷史中前行,撒播福音的種子。這種使命,只有牧民工作的全面協同,才能完成,更為重要的,主的全部門徒共同參與,才能實現。因為“因他們所受的洗禮,全體天主子民,成了福傳的門徒。”(參看:瑪28:19)全體已經領洗的人,不論他們在教會內,處於什麼地位,或者,他們所受的信德教育,處在什麼水準,他們都是福傳的代言人。(《福音的喜樂》120號)。我們必須留意,牧者和平信徒思想上的差異,就是把前者(牧者)看作是主角,後者(平信徒)看作是執行者,作為天主的子民,平信徒和牧者,共同前行,承行基督徒的使命。教會,作為一個整體,是福傳的團體。

……
天主仁愛和具有創造性的注目,在耶穌身上,是一種完全獨特的方式。馬爾谷聖史,透過耶穌與一個富少年的講話,給我們說:“耶穌注視著他,喜愛他。”(谷10:21)。耶穌的注目,充滿仁愛,安息在我們每人身上。兄弟姐妹們,讓我們允許我們受這注目的觸動,允許祂帶領我們走出自我!讓我們也學著通過這種方式,學會注視彼此,使所有同我們一起生活,與我們相遇的人 —— 不論他們是誰 —— 都感到自己受到歡迎,使自己覺察到,某人正以仁愛注視著自己,邀請他們拓展他們的全部潛能。
當我們接納這種注目時,我們的生命就改變了。每樣事物成了我們與自己與天主之間談論聖召的對話,我們與他人之間也是如此。經驗深刻的對話,使我們變得更為真實。在受祝聖成為司鐸的聖召上,成了基督恩寵和仁慈的工具。在度獻身生活的聖召上,成了讚頌天主,成了新人類的先知。在婚姻聖召上,成了共同的恩賜,共同的恩主,共同的生命導師。在各種教會性聖召和服務中,我們蒙召透過天主的眼目,觀察世界,觀察彼此,藉我們的工作和言語,為良善服役,傳播友愛。

……
作為基督徒,我們並非單獨領受聖召;我們也共同受了聖召。我們好似馬賽克的小瓷磚。每一塊小瓷磚都是可愛的,只有把它們放在一起,才形成一幅圖畫。在天主的心中,在宇宙的穹蒼上,我們每人都是一顆閃耀的星星。儘管我們同時蒙召去形成一個能引導人,給人照亮人生途徑的星群,從我們生活的地方開始。這就是教會的奧跡:一種不同的慶祝,一種標記,一種使人蒙召的總集。為此,教會必須越來越偕行:能共同行動,在各樣的和諧中相聯,能使每人都能主動參與,使每人都作出貢獻。
當我們談及“聖召”時,這不僅僅是關於選擇這種聖召,或是選擇生活方式,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某一特定的服事,或是受到慈行,或是修會生活,運動或教會團體的吸引。這是關於使天主的夢想成為現實,是耶穌向聖父祈求“願他們合而為一”(若17:21)的偉大願景的實現。在教會內的每個聖召,在廣義的社會意義上,都是致力於實現同一目標:在男人和女人之間,經由只有聖神才能帶來的多種多樣的和睦,共同祝慶司鐸,度獻身生活的男女,平信徒:讓我們同行,同工作,共同為真理作證,使人類大家庭在愛德中彼此相聯,不再帶有烏托邦(utopian)的願景,而是創造我們的天主的旨意。

教宗方濟各

宗座憲令
真理的喜樂
節選

2 […] 如我曾經指明,「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主要貢獻之一,正是尋求解決神學與神職關懷、信仰與生活之間脫離的方法。我相信,大公會議在某種程度上徹底改變了宗教體系現況 – 信徒的行為與想法」(..)與我們同代的所有人對話,認真傾聽他們所關切的事、苦惱和需求。因此, 在《司鐸之培養》法令 Optatam Totius 中,「神職關懷.. 應該全然充滿于學生的整體培訓中」, 使他們習慣了「跨越自己教區、民族或習俗的局限,援助整個教會的需求,且在心靈上做好準備到各地傳揚福音」。

3 經由天主子民在不同的大陸地域,對福音中的社會和文化沉思,和與多元文化間的對話下的努力不懈的責任,這豐碩的分析和指引資產「扎實」得到了驗證碩果。現在是整合,傳授教會所研, 和以因變革所需的智慧和勇氣「向前行」的時刻了。

對全體天主子民,當今的首要需求是,著手「聖神充滿」福傳新階段做好準備。 這就需要「堅決的識別、淨化和改革過程」。在此過程中,教會教學體系的恰當革新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事實上,這些研究應為司鐸、就任聖職的男女和忠誠的平信徒的適當培育提供機會和步驟。同時,這些研究也被視為天賜的文化研究室性質,教會在其中對基督事件所帶來的實質性的詮釋,並得到才智和學識恩賜的滋養,從信仰觀念到主教的教義,也由先知的神恩到醫生和神學家的神恩,聖神藉由這些恩賜多方面的豐富了天主子民。這是教會「向前行」的基本要素!更重要的是, 今日,我們不僅生活在一個變遷的時代,而且正經歷一場真正劃時代的轉變 ,其特徵是廣泛的「人類學危機」和「環境危機」。事實上,我們每天都會看到「跡象顯示,由於變化和退化的速度很快,現在的情況已經達到了臨界點; 這些在大規模自然災害以及社會甚至金融危機中都很明顯」。總之,這要求「改變全球發展模式」,「重新定義我們的進步主張」。「問題是我們仍然缺乏應對這場危機所需的文化。我們缺乏想出新道路的領導力」。

就學術培訓和科學研究的文化層面而言,這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需要在徹底的範例轉移中有顯著和豐富的成果;或者,我相信,是「令人注目的文化大變革」。[27] 在這項努力中,世界各地的教會大學和全體教學人員網路,被要求給予耶穌基督福音的酵母、鹽和光的確定性的作用,以及教會現有的常規中持續開放新局面和構想。

這長達 87 頁的檔,目標是考慮到個人全方面的整體教育。

© 教宗全球祈禱網路 & 臺灣天主教祈禱福傳會 & 全屬於禰 2024
Cum Approbatione Ecclesiastica 2024

教宗方济各:2024年5月祈祷意向

教宗方济各
托付于教宗全球祈祷网络的祈祷意向
2024年5月

请为男女会士及修生的培育祈祷
祈愿男女会士及修生透过人性、牧灵、灵修及团体的培育,在各自的圣召中逐渐成长,成为可靠的福音见证人。

教宗的话

教宗方济各
2022年世界为圣召祈祷日文告
节选

……
偕行,同行,是教会圣召的基本原则。惟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才能辨识和认清各种各样的圣召,善行和福传事业。我们知道:教会的存在,在于福传,在历史中前行,撒播福音的种子。这种使命,只有牧民工作的全面协同,才能完成,更为重要的,主的全部门徒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因为“因他们所受的洗礼,全体天主子民,成了福传的门徒。”(参看:玛28:19)全体已经领洗的人,不论他们在教会内,处于什么地位,或者,他们所受的信德教育,处在什么水平,他们都是福传的代言人。(《福音的喜乐》120号)。我们必须留意,牧者和平信徒思想上的差异,就是把前者(牧者)看作是主角,后者(平信徒)看作是执行者,作为天主的子民,平信徒和牧者,共同前行,承行基督徒的使命。教会,作为一个整体,是福传的团体。

……
天主仁爱和具有创造性的注目,在耶稣身上,是一种完全独特的方式。马尔谷圣史,透过耶稣与一个富少年的讲话,给我们说:“耶稣注视着他,喜爱他。”(谷10:21)。耶稣的注目,充满仁爱,安息在我们每人身上。兄弟姐妹们,让我们允许我们受这注目的触动,允许祂带领我们走出自我!让我们也学着通过这种方式,学会注视彼此,使所有同我们一起生活,与我们相遇的人 —— 不论他们是谁 —— 都感到自己受到欢迎,使自己觉察到,某人正以仁爱注视着自己,邀请他们拓展他们的全部潜能。
当我们接纳这种注目时,我们的生命就改变了。每样事物成了我们与自己与天主之间谈论圣召的对话,我们与他人之间也是如此。经验深刻的对话,使我们变得更为真实。在受祝圣成为司铎的圣召上,成了基督恩宠和仁慈的工具。在度献身生活的圣召上,成了讚颂天主,成了新人类的先知。在婚姻圣召上,成了共同的恩赐,共同的恩主,共同的生命导师。在各种教会性圣召和服务中,我们蒙召透过天主的眼目,观察世界,观察彼此,藉我们的工作和言语,为良善服役,传播友爱。

……
作为基督徒,我们并非单独领受圣召;我们也共同受了圣召。我们好似马赛克的小瓷砖。每一块小瓷砖都是可爱的,只有把它们放在一起,才形成一幅图画。在天主的心中,在宇宙的穹苍上,我们每人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星。尽管我们同时蒙召去形成一个能引导人,给人照亮人生途径的星群,从我们生活的地方开始。这就是教会的奥迹:一种不同的庆祝,一种标记,一种使人蒙召的总集。为此,教会必须越来越偕行:能共同行动,在各样的和谐中相联,能使每人都能主动参与,使每人都作出贡献。
当我们谈及“圣召”时,这不仅仅是关于选择这种圣召,或是选择生活方式,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某一特定的服事,或是受到慈行,或是修会生活,运动或教会团体的吸引。这是关于使天主的梦想成为现实,是耶稣向圣父祈求“愿他们合而为一”(若17:21)的伟大愿景的实现。在教会内的每个圣召,在广义的社会意义上,都是致力于实现同一目标:在男人和女人之间,经由只有圣神才能带来的多种多样的和睦,共同祝庆司铎,度献身生活的男女,平信徒:让我们同行,同工作,共同为真理作证,使人类大家庭在爱德中彼此相联,不再带有乌托邦(utopian)的愿景,而是创造我们的天主的旨意。

教宗方济各
宗座宪令
真理的喜乐
节选

2 […] 如我曾经指明,「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主要贡献之一,正是寻求解决神学与神职关怀、信仰与生活之间脱离的方法。我相信,大公会议在某种程度上彻底改变了宗教体系现况 – 信徒的行为与想法」(..)与我们同代的所有人对话,认真倾听他们所关切的事、苦恼和需求。因此, 在《司铎之培养》法令 Optatam Totius 中,「神职关怀.. 应该全然充满于学生的整体培训中」, 使他们习惯了「跨越自己教区、民族或习俗的局限,援助整个教会的需求,且在心灵上做好准备到各地传扬福音」。

3 经由天主子民在不同的大陆地域,对福音中的社会和文化沉思,和与多元文化间的对话下的努力不懈的责任,这丰硕的分析和指引资产「扎实」得到了验证硕果。现在是整合,传授教会所研, 和以因变革所需的智慧和勇气「向前行」的时刻了。

对全体天主子民,当今的首要需求是,着手「圣神充满」福传新阶段做好准备。 这就需要「坚决的识别、净化和改革过程」。在此过程中,教会教学体系的恰当革新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事实上,这些研究应为司铎、就任圣职的男女和忠诚的平信徒的适当培育提供机会和步骤。同时,这些研究也被视为天赐的文化研究室性质,教会在其中对基督事件所带来的实质性的诠释,并得到才智和学识恩赐的滋养,从信仰观念到主教的教义,也由先知的神恩到医生和神学家的神恩,圣神藉由这些恩赐多方面的丰富了天主子民。这是教会「向前行」的基本要素!更重要的是, 今日,我们不仅生活在一个变迁的时代,而且正经历一场真正划时代的转变 ,其特征是广泛的「人类学危机」和「环境危机」。事实上,我们每天都会看到「迹象显示,由于变化和退化的速度很快,现在的情况已经达到了临界点; 这些在大规模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甚至金融危机中都很明显」。总之,这要求「改变全球发展模式」,「重新定义我们的进步主张」。「问题是我们仍然缺乏应对这场危机所需的文化。我们缺乏想出新道路的领导力」。

就学术培训和科学研究的文化层面而言,这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在彻底的范例转移中有显著和丰富的成果;或者,我相信,是「令人注目的文化大变革」。[27] 在这项努力中,世界各地的教会大学和全体教学人员网络,被要求给予耶稣基督福音的酵母、盐和光的确定性的作用,以及教会现有的常规中持续开放新局面和构想。

这长达 87 页的文件,目标是考虑到个人全方面的整体教育。

© 教宗全球祈祷网络 & 台湾天主教祈祷福传会 & 全属于祢 2024
Cum Approbatione Ecclesiastica 2024

教宗方濟各:第一屆世界兒童日文告

教宗方濟各
第一屆世界兒童日文告
2024年5月25~26日
「看,我已更新了一切」(默廿一5)

親愛的孩子們!

第一屆世界兒童日即將于5月25至26日在羅馬舉行。為此,我想向你們發佈一個訊息,我很高興你們能看到這篇文告,並感謝所有將這個訊息傳達給你們的人。

我想向你們每一個人──親愛的男女兒童們說話,因為你們在天主眼中「是寶貴的」(依四十三4),這是聖經的教導,且耶穌也曾多次這樣表示。

同時,這個訊息也是給所有人的,你們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因為你們全體無論親疏遠近,都有成長和自我更新的渴望。你們提醒了我們一個事實:我們眾人都是子女和弟兄姊妹,如果沒人將我們帶到世界上,我們就不會存在;若沒有任何人讓我們給予愛和接受愛,我們是不可能成長的。(參閱:《眾位弟兄》通諭,95)

因此,無論是男是女,所有的孩子都是父母和家人喜樂的泉源;為整個人類大家庭和教會而言,也是如此。因為在教會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是一條長鏈中的一環,互相連接,從過去延伸到未來,將整個世界覆蓋起來。這就是為什麼我鼓勵你們,注意聆聽你們的長輩──媽媽和爸爸、爺爺、奶奶、曾祖父母的故事!同時,請不要忘了你們當中那些年紀尚小,卻要在家裡或在醫院裡與疾病和困難奮鬥的孩子們;那些戰爭和暴力的受害者;那些飽受饑渴之苦和流浪街頭的孩子們;那些被迫與父母分離,成為童兵或難民的孩子們;那些無法上學的孩子們;那些成為犯罪幫派、毒品或其他奴役和虐待形式的受害者;總而言之,即所有那些至今仍被人殘酷地剝奪了童年的孩子們。你們要聆聽他們,其實,是我們該聆聽他們,因為他們在苦難中,被淚水洗淨的雙眼真正目睹過邪惡的恐怖,而心中卻仍保持對美善的堅定渴望,向我們講述他們的現況。

我親愛的小朋友們,為了更新我們自己和這個世界,我們共聚一起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與耶穌結合為一。我們從祂那裡獲得許多的勇氣,祂始終在我們身邊,祂的聖神引領我們,並且在整個世界的道路上陪伴我們。耶穌告訴我們:「看,我已更新了一切」(默廿一5);我將這句話作為你們第一個世界兒童日的主題。這句話邀請我們像孩子一樣,靈敏地迎接聖神在我們身上和周圍所激發的新事物。與耶穌一起,我們可以夢想一個嶄新的人類大家庭,致力於更富有兄弟情誼的社會,並關注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可以從小事情開始做起,比如,向別人打招呼、請求別人的允許、說「對不起」、「謝謝你」。世界的轉變,首先是透過小事情,不要因為只能做小事而感到羞愧。我們的微小提醒我們,我們是脆弱的,而且像一個身體的不同肢體一樣需要彼此。(參羅十二5;格前十二26)

然而,不止這樣。事實上,親愛的孩子們,我們甚至無法獨自變得快樂,因為喜樂是藉由分享而添增。我們對所領受的恩惠表示感激,並將這些恩惠與別人分享,喜樂便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之中誕生。當我們將獲得的祝福只保留給自己,或者為了要得到這個或那個禮物而發脾氣,我們就忘記了我們所擁有的最大的禮物就是我們本身,每個人都是「天主的禮物」,「互助」就是我們給彼此的最大禮物。其他的禮物也都有意義,但只是要我們團結在一起,如果我們不將禮物用於這個目的,我們就永遠不會滿足。

相反地,當我們都在一起,一切就會不一樣了!你們想想你們的那些朋友,和他們相處有多好:在家裡、在學校、在堂區和祈禱場所,在任何地方!大家一起玩遊戲、唱歌、學習新的東西、有說有笑、每個人都在,不排除任何人。友誼是美好的,唯有透過分享與寬恕,以耐心、勇氣、創意和想像力去經營,在沒有恐懼和偏見的情況下,友誼才能夠成長。
現在,我要與你們分享一個重要的秘密:如果我們真的要幸福,就必須要祈禱,要作很多的祈禱,每天都要祈禱,因為祈禱能讓我們直接與天主連結。祈禱以光明和溫暖充滿我們的心;祈禱幫助我們有信心和平安去做所有的事情。耶穌不斷向天父祈禱,你們知道耶穌怎麼稱呼天父嗎?在祂的語言中,祂單純地叫天父為「阿爸」,就是「爸爸」的意思(參閱:穀十四36)。讓我們也照樣做!我們便會經常感覺到耶穌接近我們。祂親自答應過我們說:「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十八20)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知道5月分將有很多人與你們一起來到羅馬,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孩子們將共聚一堂。為了作充分的準備,我邀請你們祈禱,並使用耶穌教我們的禱文:天主經。你們每天早晚都要祈禱,在家裡,與你們的父母、兄弟姊妹和爺爺奶奶一起誦念。但不是有口無心地念經,不是的!而是要想一想耶穌教導我們的話語。祂在召叫我們,祂希望我們在這個世界兒童日主動地與祂結合,去建立一個更具有人性、正義與和平的新世界。
耶穌,為了要在愛中聚集我們所有的人,在十字架上獻上了自己,祂戰勝了死亡,使我們與天父和好,並要透過我們繼續祂在教會中的工程。你們要思考這一點,特別是你們當中那些要準備初領聖體的小朋友。

我親愛的孩子們,天主從永恆就愛了我們(參閱:耶一5)。祂看守我們的目光,充滿了父親的慈愛和母親的溫柔。祂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們(閱參:依四十九15),祂每天都陪伴我們,並借著祂的聖神更新我們。

讓我們偕同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一起來祈禱:

天主聖神,請禰降臨,
請使我們看到世界上孩童的面容
都反映出禰的美麗。
耶穌,請來,
禰更新萬物,
禰是通往天父的道路,
請禰來臨,並請永遠與我們同在。
阿們。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2024年3月2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教宗方济各:第一届世界儿童日文告

教宗方济各
第一届世界儿童日文告
2024年5月25~26日
「看,我已更新了一切」(默廿一5)

亲爱的孩子们!

第一届世界儿童日即将于5月25至26日在罗马举行。为此,我想向你们发布一个讯息,我很高兴你们能看到这篇文告,并感谢所有将这个讯息传达给你们的人。

我想向你们每一个人──亲爱的男女儿童们说话,因为你们在天主眼中「是宝贵的」(依四十三4),这是圣经的教导,且耶稣也曾多次这样表示。

同时,这个讯息也是给所有人的,你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因为你们全体无论亲疏远近,都有成长和自我更新的渴望。你们提醒了我们一个事实:我们众人都是子女和弟兄姊妹,如果没人将我们带到世界上,我们就不会存在;若没有任何人让我们给予爱和接受爱,我们是不可能成长的。(参阅:《众位弟兄》通谕,95)

因此,无论是男是女,所有的孩子都是父母和家人喜乐的泉源;为整个人类大家庭和教会而言,也是如此。因为在教会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是一条长链中的一环,互相连接,从过去延伸到未来,将整个世界覆盖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我鼓励你们,注意聆听你们的长辈──妈妈和爸爸、爷爷、奶奶、曾祖父母的故事!同时,请不要忘了你们当中那些年纪尚小,却要在家里或在医院里与疾病和困难奋斗的孩子们;那些战争和暴力的受害者;那些饱受饥渴之苦和流浪街头的孩子们;那些被迫与父母分离,成为童兵或难民的孩子们;那些无法上学的孩子们;那些成为犯罪帮派、毒品或其他奴役和虐待形式的受害者;总而言之,即所有那些至今仍被人残酷地剥夺了童年的孩子们。你们要聆听他们,其实,是我们该聆听他们,因为他们在苦难中,被泪水洗净的双眼真正目睹过邪恶的恐怖,而心中却仍保持对美善的坚定渴望,向我们讲述他们的现况。

我亲爱的小朋友们,为了更新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我们共聚一起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与耶稣结合为一。我们从祂那里获得许多的勇气,祂始终在我们身边,祂的圣神引领我们,并且在整个世界的道路上陪伴我们。耶稣告诉我们:「看,我已更新了一切」(默廿一5);我将这句话作为你们第一个世界儿童日的主题。这句话邀请我们像孩子一样,灵敏地迎接圣神在我们身上和周围所激发的新事物。与耶稣一起,我们可以梦想一个崭新的人类大家庭,致力于更富有兄弟情谊的社会,并关注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可以从小事情开始做起,比如,向别人打招呼、请求别人的允许、说「对不起」、「谢谢你」。世界的转变,首先是透过小事情,不要因为只能做小事而感到羞愧。我们的微小提醒我们,我们是脆弱的,而且像一个身体的不同肢体一样需要彼此。(参罗十二5;格前十二26)

然而,不止这样。事实上,亲爱的孩子们,我们甚至无法独自变得快乐,因为喜乐是藉由分享而添增。我们对所领受的恩惠表示感激,并将这些恩惠与别人分享,喜乐便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之中诞生。当我们将获得的祝福只保留给自己,或者为了要得到这个或那个礼物而发脾气,我们就忘记了我们所拥有的最大的礼物就是我们本身,每个人都是「天主的礼物」,「互助」就是我们给彼此的最大礼物。其他的礼物也都有意义,但只是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如果我们不将礼物用于这个目的,我们就永远不会满足。

相反地,当我们都在一起,一切就会不一样了!你们想想你们的那些朋友,和他们相处有多好:在家里、在学校、在堂区和祈祷场所,在任何地方!大家一起玩游戏、唱歌、学习新的东西、有说有笑、每个人都在,不排除任何人。友谊是美好的,唯有透过分享与宽恕,以耐心、勇气、创意和想象力去经营,在没有恐惧和偏见的情况下,友谊才能够成长。
现在,我要与你们分享一个重要的秘密:如果我们真的要幸福,就必须要祈祷,要作很多的祈祷,每天都要祈祷,因为祈祷能让我们直接与天主连结。祈祷以光明和温暖充满我们的心;祈祷帮助我们有信心和平安去做所有的事情。耶稣不断向天父祈祷,你们知道耶稣怎么称呼天父吗?在祂的语言中,祂单纯地叫天父为「阿爸」,就是「爸爸」的意思(参阅:谷十四36)。让我们也照样做!我们便会经常感觉到耶稣接近我们。祂亲自答应过我们说:「那里有两个或三个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们中间。」(玛十八20)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知道5月分将有很多人与你们一起来到罗马,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将共聚一堂。为了作充分的准备,我邀请你们祈祷,并使用耶稣教我们的祷文:天主经。你们每天早晚都要祈祷,在家里,与你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和爷爷奶奶一起诵念。但不是有口无心地念经,不是的!而是要想一想耶稣教导我们的话语。祂在召叫我们,祂希望我们在这个世界儿童日主动地与祂结合,去建立一个更具有人性、正义与和平的新世界。
耶稣,为了要在爱中聚集我们所有的人,在十字架上献上了自己,祂战胜了死亡,使我们与天父和好,并要透过我们继续祂在教会中的工程。你们要思考这一点,特别是你们当中那些要准备初领圣体的小朋友。

我亲爱的孩子们,天主从永恒就爱了我们(参阅:耶一5)。祂看守我们的目光,充满了父亲的慈爱和母亲的温柔。祂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们(阅参:依四十九15),祂每天都陪伴我们,并借着祂的圣神更新我们。

让我们偕同圣母玛利亚和大圣若瑟,一起来祈祷:

天主圣神,请祢降临,
请使我们看到世界上孩童的面容
都反映出祢的美丽。
耶稣,请来,
祢更新万物,
祢是通往天父的道路,
请祢来临,并请永远与我们同在。
阿们。

教宗方济各
罗马,拉特朗圣若望大殿,2024年3月2日

(天主教会台湾地区主教团 恭译)

教宗方濟各:第 61 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教宗方濟各
第 61 屆世界聖召祈禱日文告
2024 年 4 月 21 日
蒙召去散播希望的種子並建設和平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

每年,世界聖召祈禱日都邀請我們去反思聖召這份寶貴的禮物:上主召叫我們──祂信實的、一路前進的子民──好使每一個人能參與祂愛的計畫,並為使福音之美,在人生不同的身分中得以體現。即使基於宗教信仰的理想,聆聽天主的召喚,不僅不是一個強加在我們身上的責任,反而是最能夠滿足我們內心對幸福渴望的一種方式:當我們發現自己是誰,發現我們有什麼優點、在哪裡可以讓它們結出果實,以及可以遵循怎樣的途徑讓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成為愛、慷慨接納、美麗與和平的標誌,我們的人生就找到了滿足。

因此,世界聖召祈禱日總是美好的一天,給我們機會在上主面前以感恩的心記得那些忠貞不渝、日復一日,且往往不為人知地獻身於他們所擁抱的、囊括整個人生召叫的人。我想到的是那些父母親們,他們所注意的,首先不是自己,也不跟隨流行一時的膚淺生活方式,反而藉著愛和寬仁,以親情關係經營他們的人生,向生命禮物的開放,並獻身及致力於子女們的成長。然後,我想到的是那些以投入及合作精神工作的人;那些以不同的方式致力於建設一個更正義的世界、更團結關懷的經濟、更公平的社會政策, 以及更人性化社會的人:所有那些為謀求全民福祉而努力、心懷善意的一眾男女。我也想到那些男女度獻身生活者,他們在祈禱、靜默和使徒工作中, 向上主獻上自己的人生,有時候置身於社會邊緣,不遺餘力地服務他們所遇見的人,藉此活出並有創意地傳揚他們的神恩。我也想到那些接受了天

主的召叫而成為司鐸的人,他們投身於宣講福音,並為了他們的弟兄姊妹們將自己的生命與感恩祭的聖體一起擘開,散播希望的種子,向所有人揭示天國的美好。

我想要向你們年輕人,特別是那些覺得與教會疏遠或對教會起了疑心的年輕人說:你們要讓耶穌帶領你們到祂那裡去;將那些重要的問題,藉著閱讀福音,託付給祂:你們要讓耶穌以祂的臨在使你們不安於現狀,這種不安在我們內總會產生一種健康的危機感。耶穌比任何人都更尊重我們的自由。祂不勉強人,只邀請人。你們要給祂騰出空間,而你們會在跟隨祂中找到幸福。如果祂要求你們的話,就將你們整個人獻給祂。

一路前進的子民
基督信徒團體所承認並陪伴的眾多不同神恩和聖召,幫助我們全然明白自己基督徒的身分:由聖神帶領、作為基督奧體的活石、在人生的道路中一直前進的天主子民──我們每一個人都發現自己是一個大家庭的成員,是天父的子女,且彼此是弟兄姊妹。我們不是自我封閉的孤島,而全是一個整體的一部分。因此,世界聖召祈禱日也具有同道偕行的色彩:有眾多不同的神恩,但我們蒙召去彼此聆聽,並一同前行,好能彼此認識,並分辨聖神為了眾人的益處召叫我們要前往哪裡。

在此時此刻,我們共同的道路是前往 2025 年的禧年。讓我們作為「希望的朝聖者」一起邁向禧年,因為當我們重新發現對自己聖召所作的回應,並使自己的聖召與不同的恩賜彼此相連,我們就能藉此成為耶穌夢想的傳遞者和見證人:在天主的愛中結為一體,並在愛德、共享和兄弟情誼中形成一個大家庭。

今天的聖召祈禱日中,特別祈求天父賜予我們聖召,以建樹祂的國度:「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割祂的莊稼」(路十 2)。我們都知道,祈禱是要聆聽天主而多於向祂說話。上主向我們的心說話,希望看到我們的心是敞開、真誠而慷慨的。天主聖言藉著耶穌基督取得肉軀,耶穌基督向我們彰顯和傳達天父完整的旨意。在致力於祈禱和準備禧年的 2024 這一年中,我們所有人都蒙召去重新發現我們能夠進入與上主「心與心」對話這份無價的恩賜,藉以成為希望的朝聖者。因為「祈禱是望德的第一股力量。你祈禱,望德便會滋長並帶你前進。我會說,祈禱為望德打開了大門。希望已在,但是我藉著祈禱才打開大門。」(公開教理講授, 2020 年 5 月 20 日 )

希望的朝聖者與和平的締造者
什麼是朝聖者呢?是那些走上朝聖之旅的人。首先,要清楚目標,努力地注視目標,始終把目標放在自己的思想和心中。然而,要達成這個目標, 必須專注當下的每一步,要輕裝前行,拋棄過重的東西,只帶著必要的裝備,擺脫一切累贅,每天奮鬥,以免疲倦、恐懼、猶豫和陰霾阻擋去路。因此,作為一個「朝聖者」,意思是每天都要重新出發,重新發現為了踏上這條道路的不同階段所需要的熱誠和力量,無論這條道路多麼艱難和費力,它總是在我們面前打開嶄新的視野及展現從所未見的景色。

基督徒朝聖的最終意義就是:我們踏上一個旅程,去發現天主的愛,同時我們因內在的旅程被各式各樣的關係滋養而發現我們自己。我們是朝聖者,因為我們蒙召:去愛天主並去愛他人。因此,我們在這世上的朝聖之旅並不是沒有意義的旅程或沒有目標的漫遊;相反地,每一天,藉著回應天主的召叫,我們一步一腳印,努力地建設一個讓人們可以在和平、正義與愛中生活的新世界。我們是希望的朝聖者,因為我們往一個更美好的未來前進,並一路都投入其中。

各個聖召的最終目的,就是成為希望的一眾男女。我們所有人,或個人或作為團體,都蒙召在多元多樣的神恩和職務中,去在這充斥著時代性挑戰的世界,體現並傳遞福音的希望: 以零星的方式進行且日漸逼近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威脅;為尋找更好的未來而流離失所的移民潮;窮人的人數持續上升;造成地球健康不可逆轉傷害的危險。此外,還有我們每天遇到的困難,有時候會使我們自暴自棄或屈服於失敗主義。

因此,在我們這個時代裡,我們基督徒必須要培養一種充滿希望的眼光, 為能透過工作結出果實,以回應我們所領受到的聖召,為天主那充滿愛、正義與和平的國度服務。聖保祿宗徒告訴我們:「望德不叫人蒙羞」(羅五5),因為上主許諾過,祂會與我們同在,並使我們融入祂渴望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和在整個受造物的「心」中要完成的救贖工程。望德在基督的復活中找到強大的衝勁:基督的復活「有貫穿這世代的生命力。在看來只有死亡的地方,一些徵兆會躍然跳出、告知四方:復活仍在。這是勢不可當的力量。天主經常看來不存在:環顧周遭,常有根深蒂固的不義、邪惡、漠視與殘酷。然而,同樣真實的是,在黑暗之中,新事物總是吐出生命嫩芽, 遲早會結出果實」(《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 276)。聖保祿宗徒也告訴我們:「我們得救,還是在於希望」(羅八 24)。在逾越奧蹟中完成的救贖就

是希望的泉源,這個希望是確定且可靠的, 我們是因為這個希望而能面對眼前的挑戰。

成為希望的朝聖者與和平的締造者,意思就是將我們的生命建立在基督復活這塊磐石上,深知我們在已擁抱和活出的聖召中所作的每一份努力,都不會落空。儘管遇到失敗和障礙,我們所散播善的種子卻正在默默成長, 沒有什麼可以使我們與最終的目標分離:我們與基督的相遇,以及一直在兄弟情誼中生活的喜樂,直到永遠。然而,我們每天必須要活出這最終的召喚:我們與天主及與弟兄姊妹們的愛。我們現在就已經開始實現天主對於合一、和平及兄弟情誼的夢想了。願沒有人感覺到自己從這個召叫中被排除在外!藉著聖神的幫助,我們每一個人在我們的卑微、我們的聖召生活中,都能成為散播希望與和平種子的人。

敢去冒險
為此,如同我曾經在里斯本世界青年日所說的,我再次重申:「站起來吧!」讓我們從睡眠中醒來,擺脫冷漠的心態,打開經常封鎖自己的牢籠!這樣,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教會和世界中找到自己的聖召,成為一位希望的朝聖者與和平的締造者!讓我們對生命懷有滿腔熱情,並以愛心投身於關懷我們身邊及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我再次強調:「你們要敢去冒險!」真福本齊(Oreste Benzi)神父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愛德使徒,他總是站在窮人和無力自助的人那一邊,他時常說:「沒有人窮到什麼都無法給,也沒有人富有到什麼都不需要。」

讓我們站起來,以希望的朝聖者身分出發,如同聖母瑪利亞對聖婦依撒伯爾所行的,我們也一樣以傳遞喜悅,使新生命誕生,成為促進兄弟情誼與締造和平的工匠。

教宗方濟各

羅馬,拉特朗聖若望大殿
2024 年 4 月 21 日,復活期第四主日

(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恭譯)

教宗方济各:第 61 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

教宗方济各
第 61 届世界圣召祈祷日文告
2024 年 4 月 21 日
蒙召去散播希望的种子并建设和平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

每年,世界圣召祈祷日都邀请我们去反思圣召这份宝贵的礼物:上主召叫我们──祂信实的、一路前进的子民──好使每一个人能参与祂爱的计划,并为使福音之美,在人生不同的身分中得以体现。即使基于宗教信仰的理想,聆听天主的召唤,不仅不是一个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责任,反而是最能够满足我们内心对幸福渴望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发现自己是谁,发现我们有什么优点、在哪里可以让它们结出果实,以及可以遵循怎样的途径让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成为爱、慷慨接纳、美丽与和平的标志,我们的人生就找到了满足。

因此,世界圣召祈祷日总是美好的一天,给我们机会在上主面前以感恩的心记得那些忠贞不渝、日复一日,且往往不为人知地献身于他们所拥抱的、囊括整个人生召叫的人。我想到的是那些父母亲们,他们所注意的,首先不是自己,也不跟随流行一时的肤浅生活方式,反而借着爱和宽仁,以亲情关系经营他们的人生,向生命礼物的开放,并献身及致力于子女们的成长。然后,我想到的是那些以投入及合作精神工作的人;那些以不同的方式致力于建设一个更正义的世界、更团结关怀的经济、更公平的社会政策, 以及更人性化社会的人:所有那些为谋求全民福祉而努力、心怀善意的一众男女。我也想到那些男女度献身生活者,他们在祈祷、静默和使徒工作中, 向上主献上自己的人生,有时候置身于社会边缘,不遗余力地服务他们所遇见的人,藉此活出并有创意地传扬他们的神恩。我也想到那些接受了天

主的召叫而成为司铎的人,他们投身于宣讲福音,并为了他们的弟兄姊妹们将自己的生命与感恩祭的圣体一起擘开,散播希望的种子,向所有人揭示天国的美好。

我想要向你们年轻人,特别是那些觉得与教会疏远或对教会起了疑心的年轻人说:你们要让耶稣带领你们到祂那里去;将那些重要的问题,借着阅读福音,托付给祂:你们要让耶稣以祂的临在使你们不安于现状,这种不安在我们内总会产生一种健康的危机感。耶稣比任何人都更尊重我们的自由。祂不勉强人,只邀请人。你们要给祂腾出空间,而你们会在跟随祂中找到幸福。如果祂要求你们的话,就将你们整个人献给祂。

一路前进的子民
基督信徒团体所承认并陪伴的众多不同神恩和圣召,帮助我们全然明白自己基督徒的身分:由圣神带领、作为基督奥体的活石、在人生的道路中一直前进的天主子民──我们每一个人都发现自己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是天父的子女,且彼此是弟兄姊妹。我们不是自我封闭的孤岛,而全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世界圣召祈祷日也具有同道偕行的色彩:有众多不同的神恩,但我们蒙召去彼此聆听,并一同前行,好能彼此认识,并分辨圣神为了众人的益处召叫我们要前往哪里。

在此时此刻,我们共同的道路是前往 2025 年的禧年。让我们作为「希望的朝圣者」一起迈向禧年,因为当我们重新发现对自己圣召所作的响应,并使自己的圣召与不同的恩赐彼此相连,我们就能藉此成为耶稣梦想的传递者和见证人:在天主的爱中结为一体,并在爱德、共享和兄弟情谊中形成一个大家庭。

今天的圣召祈祷日中,特别祈求天父赐予我们圣召,以建树祂的国度:「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割祂的庄稼」(路十 2)。我们都知道,祈祷是要聆听天主而多于向祂说话。上主向我们的心说话,希望看到我们的心是敞开、真诚而慷慨的。天主圣言借着耶稣基督取得肉躯,耶稣基督向我们彰显和传达天父完整的旨意。在致力于祈祷和准备禧年的 2024 这一年中,我们所有人都蒙召去重新发现我们能够进入与上主「心与心」对话这份无价的恩赐,藉以成为希望的朝圣者。因为「祈祷是望德的第一股力量。你祈祷,望德便会滋长并带你前进。我会说,祈祷为望德打开了大门。希望已在,但是我借着祈祷才打开大门。」(公开教理讲授, 2020 年 5 月 20 日 )

希望的朝圣者与和平的缔造者
什么是朝圣者呢?是那些走上朝圣之旅的人。首先,要清楚目标,努力地注视目标,始终把目标放在自己的思想和心中。然而,要达成这个目标, 必须专注当下的每一步,要轻装前行,抛弃过重的东西,只带着必要的装备,摆脱一切累赘,每天奋斗,以免疲倦、恐惧、犹豫和阴霾阻挡去路。因此,作为一个「朝圣者」,意思是每天都要重新出发,重新发现为了踏上这条道路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热诚和力量,无论这条道路多么艰难和费力,它总是在我们面前打开崭新的视野及展现从所未见的景色。

基督徒朝圣的最终意义就是:我们踏上一个旅程,去发现天主的爱,同时我们因内在的旅程被各式各样的关系滋养而发现我们自己。我们是朝圣者,因为我们蒙召:去爱天主并去爱他人。因此,我们在这世上的朝圣之旅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旅程或没有目标的漫游;相反地,每一天,借着回应天主的召叫,我们一步一脚印,努力地建设一个让人们可以在和平、正义与爱中生活的新世界。我们是希望的朝圣者,因为我们往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前进,并一路都投入其中。

各个圣召的最终目的,就是成为希望的一众男女。我们所有人,或个人或作为团体,都蒙召在多元多样的神恩和职务中,去在这充斥着时代性挑战的世界,体现并传递福音的希望: 以零星的方式进行且日渐逼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为寻找更好的未来而流离失所的移民潮;穷人的人数持续上升;造成地球健康不可逆转伤害的危险。此外,还有我们每天遇到的困难,有时候会使我们自暴自弃或屈服于失败主义。

因此,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我们基督徒必须要培养一种充满希望的眼光, 为能透过工作结出果实,以响应我们所领受到的圣召,为天主那充满爱、正义与和平的国度服务。圣保禄宗徒告诉我们:「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5),因为上主许诺过,祂会与我们同在,并使我们融入祂渴望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和在整个受造物的「心」中要完成的救赎工程。望德在基督的复活中找到强大的冲劲:基督的复活「有贯穿这世代的生命力。在看来只有死亡的地方,一些征兆会跃然跳出、告知四方:复活仍在。这是势不可当的力量。天主经常看来不存在:环顾周遭,常有根深蒂固的不义、邪恶、漠视与残酷。然而,同样真实的是,在黑暗之中,新事物总是吐出生命嫩芽, 迟早会结出果实」(《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 276)。圣保禄宗徒也告诉我们:「我们得救,还是在于希望」(罗八 24)。在逾越奥迹中完成的救赎就

是希望的泉源,这个希望是确定且可靠的, 我们是因为这个希望而能面对眼前的挑战。

成为希望的朝圣者与和平的缔造者,意思就是将我们的生命建立在基督复活这块盘石上,深知我们在已拥抱和活出的圣召中所作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落空。尽管遇到失败和障碍,我们所散播善的种子却正在默默成长, 没有什么可以使我们与最终的目标分离:我们与基督的相遇,以及一直在兄弟情谊中生活的喜乐,直到永远。然而,我们每天必须要活出这最终的召唤:我们与天主及与弟兄姊妹们的爱。我们现在就已经开始实现天主对于合一、和平及兄弟情谊的梦想了。愿没有人感觉到自己从这个召叫中被排除在外!借着圣神的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的卑微、我们的圣召生活中,都能成为散播希望与和平种子的人。

敢去冒险
为此,如同我曾经在里斯本世界青年日所说的,我再次重申:「站起来吧!」让我们从睡眠中醒来,摆脱冷漠的心态,打开经常封锁自己的牢笼!这样,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教会和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圣召,成为一位希望的朝圣者与和平的缔造者!让我们对生命怀有满腔热情,并以爱心投身于关怀我们身边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我再次强调:「你们要敢去冒险!」真福本齐(Oreste Benzi)神父是一位孜孜不倦的爱德使徒,他总是站在穷人和无力自助的人那一边,他时常说:「没有人穷到什么都无法给,也没有人富有到什么都不需要。」

让我们站起来,以希望的朝圣者身分出发,如同圣母玛利亚对圣妇依撒伯尔所行的,我们也一样以传递喜悦,使新生命诞生,成为促进兄弟情谊与缔造和平的工匠。

教宗方济各

罗马,拉特朗圣若望大殿
2024 年 4 月 21 日,复活期第四主日

(天主教会台湾地区主教团 恭译)